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查看: 3482|回复: 2

[文化] 赫鲁晓夫为什么叫“玉米机”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4-19 21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图中手执玉米张口大笑的人叫赫鲁晓夫,昨天(17日)是他诞辰121周年纪念日。为什么他要高举一根玉米棒?为什么他笑得那么灿烂?微信公众号“北戴河碱业工人读书会”(ID:beijiandushuhui)同日在下面的这篇题为“玉米狂魔赫鲁晓夫”的文章里,讨论了其中的原因。
        1963年,即赫鲁晓夫改革后期,苏联粮食出现严重危机,导致苏联第一次不得不进口西方的粮食。究其原因,与赫鲁晓夫迷信“美国式道路”、大力推广玉米种植不无关系。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吕新雨也曾经在《赫鲁晓夫与勃涅日涅夫时代的农业问题》中对赫鲁晓夫的玉米政策作出评价:“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一章是对 ‘美国式道路’的迷信而大力推广玉米种植,作为发展畜牧业的经验,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。1955年苏共中央一月全会上,他在《关于增加畜牧业产品生产》的报告中,就极力鼓吹美国用扩大玉米种植来增加畜牧业的经验。这一年他派遣代表团去美国衣阿华州玉米带考察,被衣阿华的大农场主罗斯韦尔·加斯特(Roswell Garst)游说去参观他的大农场。结果是这个衣阿华玉米商后来成了赫鲁晓夫的座上宾,多次访问苏联,还卖了4500吨玉米种子给苏联。赫鲁晓夫1959年轰动世界的美国之行中,去戴维营与艾森豪威尔见面之前,特别去衣阿华州加斯特的大农场做客并讨论玉米种植问题,加斯特和赫鲁晓夫手拿玉米棒子的电影镜头和照片一时间传遍美国。但是,强力推行玉米种植的结果是:玉米并不适合在苏联推广,产量不高,其经济效益比其他饲料作物要差,而且扩大的玉米种植挤掉了冬小麦种植的面积,影响了谷物的增产,这导致他的畜牧业发展计划严重受挫。其标志性事件是,梁赞州的党委书记为了迎合他的畜牧业要赶超美国的壮志,虚报指标,为此梁赞州所有的牲畜都送去屠宰,并且在全国采购肉来完成任务,还是远远完不成指标。欺诈败露,该党委书记自杀,这一事件成为著名的丑闻。开垦荒地运动与强制扩大玉米种植面积,都是赫鲁晓夫在苏联推行现代化‘美国式’农业道路的体现。”
        以下是北戴河碱业工人读书会的全文内容:
        因碱务繁忙,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非常简短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就在一瞬间 / 握紧我矛盾密布的手
        北碱只是想给赫鲁晓夫过个生日而已。在北碱此前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,赫鲁晓夫时代的政治犯经常是因为称赫鲁晓夫为“玉米机”而被逮捕判刑的。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其中的原因。
        1953年,当时还未成为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出于至今不完全明确的原因,悍然在苏联全境发动“玉米运动”(又名“开发处女地”运动),要求全国各地的农民都发展或扩大玉米种植,在1960年之前要把苏联的玉米种植面积从350万公顷扩大到2800万公顷。可想而知,苏联的很多地区因为光照不足,种的玉米根本就结不了穗,全国各地怨声载道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到赫鲁晓夫被政变推翻之后,苏联连以前有种玉米传统的地区都他*的不种了。这里面当然有政治站队的考虑,但大家确实也是被他老人家逼恶心了。
        而最令人不可思议的,就是赫鲁晓夫与个人对玉米难以解释的情怀。他老人家面对玉米棒子时的神态实在过于兴奋和痴迷,而且不分地点场合随手就掏出来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赫鲁晓夫在群众中有了“玉米机”的光荣称号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4-19 2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以下是赫鲁晓夫时代的玉米宣传海报。其中有一些用“古怪”来形容似乎都有些避重就轻了。(某些画面或对密恐人士不利。)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4-19 21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(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北戴河碱业工人读书会” ID:beijiandushuhui)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虎纹猫家园

GMT+8, 2024-4-29 06:11 , Processed in 0.016552 second(s), 1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